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出处:《拜辞先陇而行》
元 · 陈孚
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
亲传不肖孤,今亦字仅识。
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
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
亲传不肖孤,今亦字仅识。
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
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拜辞先陇而行》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未能达成父亲期望的愧疚之情。首句“晨陟马鬣封”描绘了清晨登临父亲墓地的情景,暗示着哀痛与敬意。接下来的“血泪如雨滴”直接抒发了悲痛之情,泪水如雨般落下。
诗人回忆父亲生前的英勇形象,“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感叹时光荏苒,墓前青草已多次换色。他感慨自己虽然继承了父亲的熊豹之姿和虬髯之貌,但“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如同骏马被困于槽枥之中。
诗人提到家中丰富的藏书,“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体现了父亲的学问渊博和对教育的重视,然而他作为不肖子,如今只能勉强识字。“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表达了未能实现父亲遗愿的深深自责,以及对亡父在九泉之下的安慰。
最后,诗人立下誓言,“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表明将坚守清白节操,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父爱的深沉怀念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