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
出处:《辞荐》
元 · 何失
平生疏懒性,发赤向人前。
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
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
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
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
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
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
鉴赏
这首诗《辞荐》是元代诗人何失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的疏离与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首句“平生疏懒性,发赤向人前”,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天生的懒散性格,即使在人前也显得有些不修边幅,头发略显斑白,这或许是他对官场生活的一种抗拒或不屑。
接着,“岂识为官贵,那贪处士贤”,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对于追求官位的世俗观念感到不解,同时也对隐居山林的隐士持有一种羡慕的态度,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生活的向往。
“慈亲俱老大,稚子始狂颠”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家庭的深情描绘,年迈的双亲和初显顽皮的孩子,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画面,体现了他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最后,“此日能完聚,称觞赖圣年”,在这样的日子里,能够与家人团聚,举杯庆祝,全赖于圣明之年的赐予,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谐社会环境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家庭、自由与责任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亲情与和谐社会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