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志向未渝,此乐浑融融
出处:《陈邓二藩长见投谩尔和答》
明 · 黄衷
君子不耻独,恒情多尚同。
忽忽百年内,强半埃尘中。
鄙儒伏海曲,谈笑谐群公。
如弦把遗直,要日明愚忠。
久闻蒉桴响,众乐忽已终。
所爱社栎枝,不谢追琢攻。
皓齿渐云豁,苍颐凋故红。
此志向未渝,此乐浑融融。
愈老识愈晦,虚心承貌恭。
低颜就绳检,何以程勤功。
同列两夫子,肮脏称长雄。
才方截玉剑,又似吞涧虹。
款款引固陋,将忘公望崇。
仰叹不能即,有如失侣鸿。
赵张协济业,千载随蒿蓬。
斯道讵能昧,钦矣皤皤翁。
忽忽百年内,强半埃尘中。
鄙儒伏海曲,谈笑谐群公。
如弦把遗直,要日明愚忠。
久闻蒉桴响,众乐忽已终。
所爱社栎枝,不谢追琢攻。
皓齿渐云豁,苍颐凋故红。
此志向未渝,此乐浑融融。
愈老识愈晦,虚心承貌恭。
低颜就绳检,何以程勤功。
同列两夫子,肮脏称长雄。
才方截玉剑,又似吞涧虹。
款款引固陋,将忘公望崇。
仰叹不能即,有如失侣鸿。
赵张协济业,千载随蒿蓬。
斯道讵能昧,钦矣皤皤翁。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衷创作,名为《陈邓二藩长见投谩尔和答》。黄衷在诗中表达了对陈、邓两位藩王的敬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中首先提到君子不以独自为耻,常人多崇尚一致,暗示了社会上普遍追求合流的心理。接着,诗人自比为“鄙儒”,虽身处海边,却能与群公谈笑风生,体现了他虽地位不高,但依然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以琴弦比喻自己的正直,希望在时光的流逝中,能够保持对真理的坚守,表达出对忠诚的重视。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对历史人物蒉桴的敬仰,以及对音乐结束后的感慨,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事物终将消逝。他喜爱的“社栎枝”不被雕琢,象征着自然与朴素之美,即使牙齿逐渐脱落,皮肤变老,他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与快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似乎变得模糊,但他依然保持谦虚的态度,遵守规矩。他将陈、邓两位藩王比作截玉剑与吞涧虹,赞美他们的才华与气魄。面对这些杰出的人物,诗人感到既仰慕又难以企及,如同失去伴侣的鸿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赵张两位历史人物虽曾协同事业,但最终命运凄凉,以此反衬出陈、邓两位藩王的崇高地位。他坚信这种道德与精神的追求并非无意义,对陈、邓两位藩王表示了深深的敬佩与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社会现实、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