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出处:《题招隐寺绚公房》
唐 · 綦毋潜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开士:指修行的高僧。度人:引导世人修行。
空岩:寂静的岩石。
雾深:花雾浓密。
徒知:只知道。
燕坐:静坐。
有为心:刻意追求的心。
兰若:寺庙,梵语Lanruo的音译。
壑:山谷。
田家:农家。
隔林:被树林隔开。
归去:回归。
比黄金:视同黄金般珍贵。
翻译
高僧引导世人久矣,修行之地隐藏在深山花雾之中。人们只知他静坐修行的地方,却不知他并无刻意求为之心。
寺庙坐落在山谷之旁,乡间小路隐藏在树林之后。
他还说要证明佛法的本质,然后回归,视此为无上珍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描写了隐逸之士长久居住在深山之中,与尘世隔绝,周围环境充满了花香和雾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只知道燕子安坐在高处,而自身则无所追求,无烦恼之心。燕子在这里象征着超脱红尘、悠然自得的状态。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两句描绘了寺庙和田园之间的宁静景象。兰若即是佛教中的寺院,这里指的是招隐寺;“门对壑”意味着寺庙面向深山的峡谷,而“田家路隔林”则表明田野之家的路径被茂密的树林所阻隔,进一步突出了这处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幽静环境。
最后两句“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中,“还言”意指重申或强调,"证法性"则是佛教术语,意味着修行到达某种境界,认证了佛法的真理。而“归去比黄金”则用富贵之物——黄金来形容归隐生活的珍贵与向往,表明诗人对这种精神追求的重视和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佛法修行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寻找心灵宁静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