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全文

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

出处:《延陵吊古
明 · 饶与龄
列国推贤闻季札,勾吴事业竟黍离。
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
大息光僚终酿乱,苛求胡左过阐微。
悠悠千载人何在,枯木寒鸦日几西。

鉴赏

这首诗《延陵吊古》由明代诗人饶与龄所作,通过历史人物季札和吴国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列国推贤闻季札,勾吴事业竟黍离”以季札为引子,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贵族,以品德高尚、知人善任著称,这里借季札的名声,暗示了历史上的贤能之士虽被推崇,但最终吴国的命运却如同《诗经·王风·黍离》中所描述的衰败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运用自然界的意象,以“清风”象征高洁的品质,“松桧”代表坚毅不屈的精神,“蕨薇”则比喻隐居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自我、追求内心志向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妥协与诱惑的反思。

颈联“大息光僚终酿乱,苛求胡左过阐微”揭示了历史上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通过“光僚”(可能指吴国的官员)的最终结局,反映了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的后果。“苛求”、“胡左”、“阐微”则可能指过于严苛的政治手段和对细节的过分关注,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尾联“悠悠千载人何在,枯木寒鸦日几西”以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广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与思考。在时间的长河中,曾经的人物与事迹仿佛都已消逝,只剩下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永恒的见证。这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