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头拿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全文

山头拿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

出处:《俞鉴山月歌
宋末元初 · 方回
诗人诗向虚空攫,平地望月不可摸。
或谓高山去天近,好登东岳陟西岳。
岳峰峻极未到天,仰面难舐兔臼药。
末由手挽月娥衣,诗思肯从天上落。
不如斟月入杯中,诗酒肠吸杯月空。
一杯一首百杯百,天送佳句来长风。
仙人轻举跨飞鹤,游子归思随征鸿。
扶摇直上九万里,未办顶摩丹桂宫。
所以诗人世难得,倚靠梯凳探月窟。
山头拿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
大江汹涌波跳金,谪仙捉月沦采石。
是为诗人善搜诗,何知君非今李白。

拼音版原文

shīrénshīxiàngkōngjuépíngwàngyuè

huòwèigāoshāntiānjìnhǎodēngdōngyuèzhì西yuè

yuèfēngjùnwèidàotiānyǎngmiànnánshìjiùyào

yóushǒuwǎnyuèéshīkěncóngtiānshàngluò

zhēnyuèbēizhōngshījiǔchángbēiyuèkōng

bēishǒubǎibēibǎitiānsòngjiāláichángfēng

xiānrénqīngkuàfēiyóuguīsuízhēng鸿hóng

yáozhíshàngjiǔwànwèibàndǐngdānguìgōng

suǒshīrénshìnánkàodèngtànyuè

shāntóuyuèyuèyuǎnchénjuéshīshīchū

jiāngxiōngyǒngtiàojīnzhéxiānzhuōyuèlúncǎishí

shìwèishīrénshànsōushīzhījūnfēijīnbái

注释

诗人:创作诗歌的人。
虚空:天空。
平地:地面。
摸:触及。
高山:高耸的山。
天近:接近天空。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岳峰:山峰。
兔臼药:传说中的仙药。
月娥:月神嫦娥。
衣:衣裳。
斟月:倒酒入月影。
吸:汲取。
扶摇:旋风。
九万里:极言高远。
丹桂宫:神话中的宫殿。
梯凳:阶梯。
月窟:月亮的世界。
拿月:触碰月亮。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 指李白。
采石:采石矶。
搜诗:寻找诗意。
君:你。

翻译

诗人试图向天空抓取灵感,月亮在地面却触摸不到。
有人说高山接近天边,好比攀登泰山或华山。
山峰虽高仍不及天际,抬头仰望难以触及月亮和兔药。
无法亲手拉住月神的衣裳,诗思怎能从天而降。
不如把月亮倒入杯中,让诗酒与月光同饮。
一杯诗一首,百杯亦如是,清风送来佳句不断。
仙人乘鹤轻盈升天,游子的思乡之情随大雁飞翔。
想要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却未能抵达丹桂宫。
因此世间诗人难寻,只能借助阶梯探索月之奥秘。
山巅的月亮似乎更遥远,尘世中的诗才难以显现。
长江波涛汹涌,像金色跳跃,李白曾在采石矶捉月。
这说明诗人善于寻找诗意,但你是否也是当代的李白呢?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美好事物的捕捉和表达。诗中的意象丰富,想象力飞扬,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诗人诗向虚空攫”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渴望,他如同从虚空中抓取灵感。紧接着,“平地望月不可摸”则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情愫,既表现了诗人的无限向往,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或谓高山去天近,好登东岳陟西岳”表达了诗人对于攀登高峰、接近天空的一种愿望,这里的“高山”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高度,更隐喻着精神的高度和追求的远大。

然而,“仰面难舐兔臼药”又现实地指出了即便是在高处,也无法真正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这里的“兔臼药”源自古代神话,是一种仙药,但在此处却被用来强调了人与天、世俗与超脱之间的距离。

接着,“末由手挽月娥衣,诗思肯从天上落”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美好设想,即便是无法触摸到月亮,也能通过诗思将其捕捉,将天上的美景带入尘世。

“不如斟月入杯中,诗酒肠吸杯月空”则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将月之美、酒之趣融为一体,以此来享受人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欣赏。

“一杯一首百杯百,天送佳句来长风”中,“佳句”来自于自然界的灵感,而“长风”则象征着诗歌传颂千古,不绝如缕。

而“仙人轻举跨飞鹤,游子归思随征鸿”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翱翔的情景,其中“仙人”和“游子”都成为了追求心灵自由的象征。

“扶摇直上九万里,未办顶摩丹桂宫”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即便是已经攀登很高,也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最高处——“丹桂宫”。

最后,“所以诗人世难得,倚靠梯凳探月窟。山头拿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则总结了对诗人的赞美和对于他们创作之难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受。

整首诗通过各种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精神追求以及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无限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