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完名能自保,老臣傲骨不堪摧
明 · 张萱
青旗綵仗簇江梅,有客停舟共举杯。
末路完名能自保,老臣傲骨不堪摧。
弹冠昔为酬恩出,当局今怜袖手回。
寄语凤城林下客,翱翔又喜一人来。
末路完名能自保,老臣傲骨不堪摧。
弹冠昔为酬恩出,当局今怜袖手回。
寄语凤城林下客,翱翔又喜一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黄子吉与友人在江边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诗人以“青旗彩仗簇江梅”开篇,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江边,旗帜飘扬,彩带环绕,梅花簇拥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
接着,“有客停舟共举杯”,点明了人物活动的核心——饮酒聚会。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享受相聚的乐趣。
“末路完名能自保,老臣傲骨不堪摧”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美。这里可能暗含着对黄子吉及其朋友们品格的颂扬,即即便在人生的末路,也能保持自己的名声和尊严,不被外界压力所动摇。
“弹冠昔为酬恩出,当局今怜袖手回”则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过去慷慨解囊、助人为乐行为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感慨。弹冠,原指官员升迁时更换官帽,这里比喻帮助他人后得到回报。当局,指当权者或决策者。袖手回,意为袖手旁观,不再参与。
最后,“寄语凤城林下客,翱翔又喜一人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喜悦。凤城,古代指京城,这里泛指繁华之地;林下客,指隐居山林的文人雅士。诗人希望在繁华之地,再次迎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聚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忠诚、友谊、助人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