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膏露两栽培,俯仰虽殊总异材
出处:《乔梓惊秋》
明 · 陈繗
一天膏露两栽培,俯仰虽殊总异材。
桢干尚期廊庙选,霜风俄作栋梁摧。
花残溅泪当秋落,巢鸟惊心彻夜哀。
最恨大材无用处,悠悠终古拚泉台。
桢干尚期廊庙选,霜风俄作栋梁摧。
花残溅泪当秋落,巢鸟惊心彻夜哀。
最恨大材无用处,悠悠终古拚泉台。
鉴赏
这首诗以“乔梓惊秋”为题,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里乔木和梓树遭受风雨摧残的情景,寓含着对人才遭遇不幸的感慨。
首联“一天膏露两栽培,俯仰虽殊总异材。”以“膏露”比喻恩泽与培养,形象地表达了乔木和梓树在天地间各自接受滋养,虽姿态不同,但都是独特的存在。这里隐喻了人才不论出身背景,都有其独特价值。
颔联“桢干尚期廊庙选,霜风俄作栋梁摧。”桢干指栋梁之材,此处借指人才。诗人期待这些人才能被选拔用于国家建设,然而突如其来的“霜风”(比喻困难或不幸)却将他们摧毁,表达了对人才遭遇不幸的惋惜之情。
颈联“花残溅泪当秋落,巢鸟惊心彻夜哀。”花残象征人才的陨落,鸟儿的哀鸣则表达了对这种悲剧的深切同情。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氛围。
尾联“最恨大材无用处,悠悠终古拚泉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才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深深遗憾,以及对他们的最终归宿——泉台(即死亡之地)的无奈接受。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整个社会未能善待和利用人才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