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芳渐纷纷,晴巘正历历
出处:《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我其方玄英,君可刘宾客。
年皆七旬近,相对诗眼碧。
向来每过从,剧谈动至夕。
久别坐何事,蓬蒿翳荒宅。
归舟落孤帆,曾未踰信昔。
空庭迟汛除,野径缺锄辟。
便能致果馔,共此片时适。
萍氏宽征讥,章甫复力役。
尚可卜孟邻,未至削孔迹。
飘芳渐纷纷,晴巘正历历。
此酒不快饮,忧抱何由释。
但愿长穷健,纵无马可策。
徒步顷刻间,亦足奉良觌。
年皆七旬近,相对诗眼碧。
向来每过从,剧谈动至夕。
久别坐何事,蓬蒿翳荒宅。
归舟落孤帆,曾未踰信昔。
空庭迟汛除,野径缺锄辟。
便能致果馔,共此片时适。
萍氏宽征讥,章甫复力役。
尚可卜孟邻,未至削孔迹。
飘芳渐纷纷,晴巘正历历。
此酒不快饮,忧抱何由释。
但愿长穷健,纵无马可策。
徒步顷刻间,亦足奉良觌。
注释
方玄英:古代隐士名。刘宾客: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字。
七旬:七十岁。
诗眼:指诗人的眼眸,形容眼神清澈。
蓬蒿:野草。
归舟:回家的船。
卜孟邻:比喻选择好的邻居。
孔迹:孔子的足迹,代指贫困的生活。
飘芳:飘散的香气。
晴巘:晴朗的山峰。
快饮:痛快饮酒。
良觌:美好的相见。
翻译
我如同方玄英,你可比刘宾客。我们都已七十多岁,相对而坐眼神清澈。
过去常有交往,畅谈直到夜晚。
久别重逢,为何在此,只见蓬蒿遮蔽荒宅。
归来的船落下孤帆,仍未超过往日的约定。
庭院空旷等待雨后清理,野外小路无人修整。
即使能准备食物,此刻相聚也欢愉。
萍氏宽恕征税之苛责,我也尽力劳作。
还能期待孟母那样的邻居,不至于贫穷到像孔子削迹求生。
芬芳渐渐弥漫,晴朗山峰清晰可见。
若不痛饮此酒,忧虑如何消解。
只愿长久贫穷健康,即使无马可骑。
步行片刻,也足以享受美好的相遇。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开篇“我其方玄英,君可刘宾客”直接点出了与好友之间的情谊,随后“年皆七旬近,相对诗眼碧”则透露出两位老朋友在岁月流转中共同享受着文学和自然之美。
“向来每过从,剧谈动至夕”表明了两人常在一起长时间的交谈直至夜深,而“久别坐何事,蓬蒿翳荒宅”则描绘出一副久违重逢时,那份离别后的寂寥和荒废的景象。
“归舟落孤帆,曾未踰信昔”诗人通过对归舟和孤帆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与怀念。接着“空庭迟汛除,野径缺锄辟”则是对现实中荒废庭院和未经修整的小路的描绘,这些景象反映出一份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情操。
“便能致果馔,共此片时适”表达了诗人愿与朋友共享简朴生活中的一点乐趣。随后的“萍氏宽征讥,章甫复力役”和“尚可卜孟邻,未至削孔迹”则是在提及古代贤者们的高风亮节,借以表达对朋友的仰慕之情。
最后,“飘芳渐纷纷,晴巘正历历”描绘了一幅春天花开景象,而“此酒不快饮,忧抱何由释”则是诗人在面对美好时光和友谊时的感慨之情。结尾的“但愿长穷健,纵无马可策。徒步顷刻间,亦足奉良觌”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长久保持这种清贫自适的生活状态,即使没有豪华的条件,也能在短暂的时光中享受与朋友相聚的快乐。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是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一次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