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
出处:《将应岁试感怀三首》
清 · 周馨桂
平生寂处本无朋,一出衡门便取憎。
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
相轻只是文人习,自胜应将故我惩。
此去同行须耐辱,头颅老大尚何能。
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
相轻只是文人习,自胜应将故我惩。
此去同行须耐辱,头颅老大尚何能。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首句“平生寂处本无朋”,描绘了诗人平日里独处的寂寞生活,没有朋友相伴。接着,“一出衡门便取憎”则揭示了诗人一旦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就容易受到他人的排斥和厌恶,这种转变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的影响。
“莫怪交情多冷淡,当思峭骨亦崚嶒。”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冷漠人际关系的理解,认为不应责怪他人对自己的冷淡,而是应该理解到在社会中保持独立和坚持自我原则的重要性。这里的“峭骨”比喻为坚定的个性和原则,而“崚嶒”形容山峰的险峻,暗示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保持坚强不屈。
接下来,“相轻只是文人习,自胜应将故我惩。”指出在文人圈子中,相互轻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诗人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反省并提升自己,而不是沉溺于负面情绪。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成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此去同行须耐辱,头颅老大尚何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挑战的准备,强调即使年岁已高,也必须具备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的一种激励,也是对同辈的提醒,即无论年龄多大,都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悟,探讨了社会交往中的冷漠与偏见,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原则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