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委符节归江湖,剩有窊樽涵月魄
出处:《浯溪行》
清 · 严永华
昔读磨崖碑,已耳浯溪名。
今向岭西游,快作《浯溪行》。
浯溪之水清千尺,浯溪之石更奇特。
次山文字平原书,万古光芒烛奎壁。
嗣皇灵武成中兴,元戎两京显殊绩。
惜哉张、李乱纪纲,我览斯文增叹息。
当时不识颜真卿,天生汾阳为社稷。
壮士解衣吁可危,槛车就逮寒无色。
若非仙李识奇才,那得冲风起云异。
纵令厮养皆英雄,要伏词臣大识力。
苍茫怀古意无限,老枫无言山自碧。
更将揽胜登?台,遗址荒凉不可得。
记委符节归江湖,剩有窊樽涵月魄。
振衣四顾浩悲歌,行人指点漫郎宅。
今向岭西游,快作《浯溪行》。
浯溪之水清千尺,浯溪之石更奇特。
次山文字平原书,万古光芒烛奎壁。
嗣皇灵武成中兴,元戎两京显殊绩。
惜哉张、李乱纪纲,我览斯文增叹息。
当时不识颜真卿,天生汾阳为社稷。
壮士解衣吁可危,槛车就逮寒无色。
若非仙李识奇才,那得冲风起云异。
纵令厮养皆英雄,要伏词臣大识力。
苍茫怀古意无限,老枫无言山自碧。
更将揽胜登?台,遗址荒凉不可得。
记委符节归江湖,剩有窊樽涵月魄。
振衣四顾浩悲歌,行人指点漫郎宅。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严永华的《浯溪行》以游历浯溪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水、奇石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才识拔以及个人感慨的深沉思考。首联以过去读碑而知浯溪闻名,引出实地游览的兴致。接下来,诗人赞美浯溪水清石奇,提及次山(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如光芒照耀,暗寓其艺术价值。
诗中提到嗣皇的中兴与元戎的功绩,转折至惋惜张、李二人的失职导致纪纲混乱,引发诗人对颜真卿忠贞不渝的怀念,认为他是社稷之臣。严永华借颜真卿的事迹,强调了识人和才德的重要性。他感叹颜真卿即使身处困境,仍不失壮志豪情。
诗人感慨人事沧桑,老枫静默,遗址荒凉,唯有遗址上的窊樽(凹陷的酒杯)仿佛还留存着月光,象征着历史的记忆。最后,诗人登高远望,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提及符节归隐和漫郎宅(可能指颜真卿的遗迹),在浩渺的景色中寄托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人才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