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卒朝行在,间关到蜀都
出处:《子美》
宋 · 姜特立
仓卒朝行在,间关到蜀都。
维舟锦江上,卜宅少城隅。
药市桥春过,江村酒夜沽。
风骚天不靳,故遣走荆吴。
维舟锦江上,卜宅少城隅。
药市桥春过,江村酒夜沽。
风骚天不靳,故遣走荆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仓卒:匆忙。朝行:早晨出发。
间关:曲折。
蜀都:蜀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四川一带)。
维舟:停船。
锦江:成都的著名河流。
卜宅:选择居所。
少城隅:少城的角落。
药市桥:有药市的桥。
春过:春天过去。
江村:江边的村庄。
酒夜沽:夜晚买酒。
风骚:才华。
天不靳:上天不舍弃。
走:奔波。
荆吴:古代的两个地区,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翻译
匆忙中早晨出发,曲折来到蜀地都停船在锦江之上,选择在少城的一角安居
春天药市桥边过,夜晚江村买酒喝
才华出众上天不舍,让我奔波于荆吴之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子美》,以杜甫(字子美)为题,表达了对杜甫诗歌风格的赞美和对其生活境遇的想象。首句“仓卒朝行在”描绘了杜甫匆忙的行程,暗示了他的奔波生涯;“间关到蜀都”则写出他辗转到达成都的情景。接下来,“维舟锦江上”展现了他在锦江边停船的画面,而“卜宅少城隅”则描绘他在成都城郊选定了居所。
诗中“药市桥春过”写春天药市的热闹景象,体现了成都的市井生活气息;“江村酒夜沽”则勾勒出夜晚江边小村买酒的闲适画面。最后两句“风骚天不靳,故遣走荆吴”,将杜甫的才情比作风华绝代,天公都不吝啬,特意让他游历荆楚吴越之地,传播其诗文,表达了对杜甫才华的敬仰和对他足迹遍布各地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诗歌成就的推崇,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深厚敬意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