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乌台有月身何及,犴狱无天泪谩弹全文

乌台有月身何及,犴狱无天泪谩弹

出处:《狱中责廷尉 其一
宋 · 华岳
重门有路透泉关,便合抠衣问比干。
愧我直言难媚灶,从渠怒发自冲冠。
乌台有月身何及,犴狱无天泪谩弹
自恨不逢包孝肃,此身那许报平安。

注释

重门:形容门户众多,深宅大院。
泉关:指通往泉水的小径,比喻寻求真理或公正的途径。
抠衣:古代礼节,脱下外衣表示尊敬或请求。
比干:商朝忠臣,因直言进谏被剖心,象征忠诚和直言不讳。
直言难媚灶:比喻直率之言难以取悦权贵。
乌台:汉代官署名,此处借指朝廷。
犴狱:古代牢狱,指囚禁之处。
包孝肃:包拯,以公正廉洁著称,民间尊称为包公。

翻译

重重门户后有通向泉水的小径,我应该脱下衣服去询问比干一样的忠直之人。
我羞愧自己直言无法取悦权贵,任由他们愤怒到拔冠发泄。
乌台之上,月色虽美,身处囹圄的我又能如何?徒然落泪也无法改变现实。
我遗憾没有遇到包拯那样的贤臣,我的生命怎能用来换取平安无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华岳的作品,名为《狱中责廷尉(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不满和抗议的诗歌。在古代中国,廷尉通常指的是掌管司法权力的官职。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时局的不满以及个人的无奈。

"重门有路透泉关,便合抠衣问比干。"

这里的“重门”暗示深宫或监狱,"有路"则是指通往自由的道路。"透泉关"可能象征着某种限制或障碍,而"便合抠衣问比干"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和愤懑,比干是古代的一位忠臣,常被用来比喻正直之士。

"愧我直言难媚灶,从渠怒发自冲冠。"

这里的“愧我直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直接表达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而感到羞愧。而“从渠怒发自冲冠”则是说诗人因为无法抑制内心的不满,愤怒的情绪如泉水般涌出,从头顶至上。

"乌台有月身何及,犴狱无天泪谩弹。"

“乌台”通常指的是监牢或囚禁之处,“有月”则是指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而“身何及”表现了诗人在被关押的情况下的无力感和绝望。“犴狱”即“狱中”,“无天泪谩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境遇感到悲哀,但没有上苍的同情。

"自恨不逢包孝肃,此身那许报平安。"

这里的“自恨不逢包孝肃”是说诗人遗憾没有遇到像包拯这样的清官能为自己昭雪。而“此身那许报平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不屈之精神,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外界理解和支持的渴望。华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人物,在这首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