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淩波态,回看洛浦仙
出处:《夏日同诸客泛舟青溪作》
明 · 区大相
东城杨柳陌,西堰木兰船。
锦缆清川曲,朱楼大道边。
花阴随去棹,鸟韵杂鸣弦。
别有淩波态,回看洛浦仙。
锦缆清川曲,朱楼大道边。
花阴随去棹,鸟韵杂鸣弦。
别有淩波态,回看洛浦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与友人在青溪泛舟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杨柳、木兰船、清川、朱楼等景致,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首句“东城杨柳陌”,点明地点,杨柳依依,映衬着东城的景色,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柔美的基调。接着,“西堰木兰船”则引入了活动的元素,木兰船在水上轻轻摇曳,与周围环境形成动静结合的对比。
“锦缆清川曲,朱楼大道边”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船只行进时的动态美和两岸的建筑景观,锦缆与清川、朱楼与大道,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感。
“花阴随去棹,鸟韵杂鸣弦”则是对自然之声的捕捉,随着船桨划动,花影随之移动,鸟鸣声与弦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和谐的音乐,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别有淩波态,回看洛浦仙”两句,将整个场景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凌波态,形容女子轻盈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船行水面的轻盈,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超脱。回看洛浦仙,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洛神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夏日泛舟的乐趣和自然界的美丽,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