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
出处:《酬王微之》
宋 · 王安石
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飙:疾风。蓐收:秋季的神祇,象征收获。
曦:阳光。
金流:比喻炽热的阳光。
君家:你的家。
咫尺:很近的距离。
乘兴:兴致勃勃。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翻译
一场雨后,疾风助力收割,炎热的阳光不再畏惧金色的流淌。你家近在咫尺,真是个适宜游玩的好去处,想象着你在岸边戴着乌纱帽下棋度过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雨后,与友人共同赏析景色的愉悦心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
“一雨回飙助蓐收”,这里描绘了一场及时降临的秋雨,为即将成熟的谷物带来了滋润,使其更加茁壮成长。雨后的天气转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
“炎曦不复畏金流”,炎热的阳光不再让人害怕那炙热如同黄金般的光芒。这里暗示着秋天凉爽的气候,人们无需担心酷热的太阳。
“君家咫尺堪乘兴”,诗人提到友人的住宅,就像是可以随时踏上去探访的地方,充满了亲切和随意。"咫尺"形容距离之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想岸乌纱对奕秋”,这句中,“想”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想象,而非现实中的所见。“岸”可能是指河岸或湖边,一片乌黑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奕秋"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友人相处时的喜悦心情,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王安石以其独到的视角,将秋天的气息和个人情怀融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