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全文

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

出处:《同张惟送霍总
唐 · 武元衡
春风箫管怨津楼,三奏行人醉不留。
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

拼音版原文

chūnfēngxiāoguǎnyuànjīnlóusānzòuxíngrénzuìliú

biéhòuxiāngjiāngshàngànluòhuāfēichùjuānchóu

注释

箫管:古代乐器,类似笛子,常用于表达哀愁或思乡之情。
津楼:古代渡口的楼阁,常用来送别或眺望远方。
行人:指即将离开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凉,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和哀伤。

翻译

春风吹过,楼上的箫笛声充满哀怨,连三遍演奏也无法让即将离去的人留住。
分别后,我只能在江边独自思念,每当落花飘飞的地方,杜鹃鸟也似乎带着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的愁苦与无尽的相思之情。"春风箫管怨津楼",通过春风吹动箫管的声音,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满的情感,津楼常为古人咏叹离别处,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三奏行人醉不留"则展示了诗人在分别之际,即使借酒浇愁也难以忘却那离别之痛,行人或许是指送别的人,或是诗人自己。

"别后相思江上岸"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江水常象征着分隔和流逝,诗人站在江岸上,对着江水怀念那无法相守的亲朋。"落花飞处杜鹃愁"则是对这种相思之情的进一步渲染,春天的落花飘零,不仅是时光易逝的象征,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忧愁,杜鹃,即杜宇,是古代传说中会呼唤亡夫名字的鸟,以其哀鸣声喻示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助一些文化符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是一首富有抒情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