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出处:《寓金陵寄家书》
明 · 陈繗
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
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
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
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
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
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鉴赏
这首诗《寓金陵寄家书》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首联“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家乡人的对比,自己尚未归家,却已先寄出一封家书,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颔联“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通过描写诗人写信时的动作细节,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滴泪于砚,浓墨书写,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在梦中,诗人仿佛回到了家中,只有母亲迎接他,而这种情感只能寄托于苍天知晓。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北堂”代表母亲居住的地方,“南极”则象征着遥远的天空,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法言喻的孤独感。
尾联“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诗人叮嘱收信人,不要在家中公开读这封信,因为即使母亲的灵魂能听到,也会感到悲伤。这一句既是对母亲的深情告白,也是对家人的一种体谅和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离乡背井、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复杂心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