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如银瓮万兵环,怅望孤城野蓼间
出处:《登雄州南门偶书呈知府张皇城》
宋 · 陈襄
城如银瓮万兵环,怅望孤城野蓼间。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
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閒。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
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城:城市。瓮:大坛子,这里比喻城池。
环:环绕。
孤城:孤立的城池。
野蓼:野生的蓼草。
池面:水面。
易水:古代河流名,此处象征着边关。
楼头:楼阁之上。
青霭:青色的雾气。
狼山:可能指代某座山。
渔舟:捕鱼的小船。
江南浦:江南的水边。
使驿:驿站。
古北关:古代的边关要塞。
雅爱:非常喜爱。
六韬:古代兵书。
名将:著名将领。
虎貔:比喻勇猛的将领。
翻译
城池如同巨大的银瓮被万千士兵环绕,我惆怅地望着孤独的城池坐落在野外的蓼花丛中。池塘水面的绿色树荫直通向易水,楼头升起的青色云雾中能看见狼山的轮廓。
渔舟在江南水边若隐若现,古老的驿站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北关附近。
我特别喜爱《六韬》这样的兵法,因为边疆平静无战事,猛虎和豹子般的将领们显得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雄州南门外的壮丽景象和边塞的宁静气氛。首句"城如银瓮万兵环"以比喻手法,将城池比作巨大的银瓮,周围环绕着众多士兵,显示出军事防御的森严。"怅望孤城野蓼间"则流露出诗人对孤城的感慨,以及对野外蓼草丛生的寂寥之感。
"池面绿阴通易水,楼头青霭见狼山"两句,通过描写池塘水面的绿色树荫直连到易水,楼阁之上青色的云雾中可见狼山,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边关地理的交融,富有诗意。
"渔舟掩映江南浦,使驿差池古北关"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与北方边关的对比,渔舟点缀在江南水边,而古老的驿站则位于北关,展现出地域的多元风貌。
最后两句"雅爱六韬名将在,塞垣无事虎貔闲"表达了诗人对有才智的将领的敬仰,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欣慰,用"虎貔闲"形容守卫者们在和平时期显得闲适有力,寓意边疆稳定,国家安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雄州南门的景象,既有边防的威严,又有生活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边关治理的赞赏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