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
出处:《夜坐庭中达旦》
宋 · 陆游
老矣常嗟去日遒,病来更觉此生浮。
庭花无影月当午,檐树有声风报秋。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
鸡号日出闲无事,又向清溪弄钓舟。
庭花无影月当午,檐树有声风报秋。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
鸡号日出闲无事,又向清溪弄钓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日:逝去的日子。病来:生病的时候。
此生浮:人生的漂泊不定。
庭花:庭院里的花。
月当午:正午的月光。
檐树:屋檐下的树。
风报秋:风带来的秋天信息。
足倦:脚疲倦。
独行:独自行走。
踸踔:惊慌的样子。
飕飗:冷风吹过的感觉。
鸡号:公鸡打鸣。
日出:太阳升起。
闲无事:无所事事。
清溪:清澈的小溪。
钓舟:钓鱼的船。
翻译
年迈时常感叹时光匆匆流逝,病痛中更觉得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庭院中的花朵在正午阳光下没有影子,屋檐下的树在微风中发出沙沙声,预告着秋天的到来。
疲惫的脚步独自行走,每一步都感到惊慌,稀疏的头发长久坐着,害怕冷风吹过。
听到公鸡报晓,太阳升起,无事可做,我又走向清澈的溪边,摆弄着钓鱼的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坐庭中达旦》,通过描绘个人晚年的境遇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在宁静夜晚的孤独与闲适。
首句“老矣常嗟去日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感叹,"去日遒"即光阴如箭,日暮途穷。接着,“病来更觉此生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不定、身心疲惫的感觉。
“庭花无影月当午,檐树有声风报秋”两句,通过庭中花影的消失和檐下风声的响起,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由白天到夜晚,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飗”描述了诗人因年迈体衰,行走时感到力不从心,静坐时又畏惧秋风吹过头白的头发,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鸡号日出闲无事,又向清溪弄钓舟”以鸡鸣报晓和自己垂钓的闲适生活收尾,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