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出处:《物外》
宋 · 释文珦
物外烟霞古,幽深断送迎。
聩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
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
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聩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
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
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画面。"物外烟霞古",开篇即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古老与超凡脱俗。"幽深断送迎"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深远和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只有自然的交替。
"聩僧唯反听",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聋哑的僧人,只能通过倾听来感受周围的世界,这种静默的聆听更显出心境的清寂。"啼鸟自春声"则以鸟鸣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春天的生机在寂静中显得尤为生动。
"望岳山心静",诗人站在山前,内心平静如镜,山的雄浑似乎也融入了他内心的那份宁静。"临池水观成",诗人面对清澈的池水,观察其成像,反映出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中忙于追求名利者的讽刺,他们整日忙碌,与眼前的宁静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