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
出处:《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金末元初 · 段克己
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
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
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
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
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
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
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的作品《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文辞拙劣、学问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的自嘲,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联“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不足,即使作品完成也难免被人嘲笑为迂腐。这种自谦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真诚与自我反思的精神。
颔联“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揭示了学问传承虽久远,但在实际应用上却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批判,暗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颈联“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通过镜子中的白发和手中的酒壶,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尾联“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将思绪从个人的感慨扩展到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思考,那些身外之事,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孤独的边塞云彩,则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