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出处:《前之十首次诗 其四》
宋 · 释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久将孤锡挂山林。
平生不作可怜色,是事但求无愧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满园风滚梅花雪,更有幽禽弄好音。
平生不作可怜色,是事但求无愧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满园风滚梅花雪,更有幽禽弄好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的作品,题为《前之十首次诗(其四)》。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为背景,展现了他的人生哲学。首句“十五游方今五十”,通过对比少年出游与如今年长的时光流转,表达了岁月的沧桑和个人成长的痕迹。接下来的“久将孤锡挂山林”表明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
“平生不作可怜色”表达出诗人不悲不喜,淡然处世的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不愿表现出软弱或哀怜。他强调的是内心的坦荡和对自我行为的无愧。“是事但求无愧心”进一步阐述了他的道德准则,即行事只求问心无愧,不追求外在的赞誉或计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描绘了一幅春天田野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寓含着人生的离别与变迁。“满园风滚梅花雪”则以梅花比喻高洁的品格,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清白,而“更有幽禽弄好音”则以鸟鸣声增添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内心宁静以及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