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
出处:《过岑水》
宋 · 杨万里
石瘦铜苗绿,溪腥胆水黄。
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
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
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
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形容石头形状瘦削。瘦:形容石头的瘦削。
铜苗绿:铜的颜色翠绿。
溪腥:溪水有腥味。
胆水黄:形容水色像胆汁一样黄。
马迹:马蹄印。
羊肠:形容曲折的小路。
恶路:艰难的道路。
平生:一生中。
梦未尝:从未经历过。
寒刮骨:寒冷刺骨。
行得:行走。
汗如浆:汗水如流的浆液。
翻译
石头形状瘦削,铜的颜色翠绿,溪水散发着腥气,胆汁般的水色泛黄。这里看不到马蹄印,哪里还有像羊肠般曲折的小路。
艰难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这是我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梦境。
在这严寒中,仿佛骨头都要被冻透,行走却让我汗水如浆流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溪流的自然风光图景,并通过对比和反差,表达了行者在崎岖山路上跋涉时的心境与感受。首句“石瘦铜苗绿,溪腥胆水黄”中,“石瘦铜苗绿”形象地描绘出岩石间细弱的铜色草苗,而“溪腥胆水黄”则勾勒出溪流中的清澈与泥沙相混的黄色水流,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中生长与污染并存的景象。
接着,“是间无马迹,何处更羊肠”表明这是一条鲜为人知、未经驯化的野径,即使是羊也难以行走之地。这里通过“无马迹”和“羊肠”的描写,强调了道路的荒凉与艰险。
“恶路今方始,平生梦未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条崎岖小径的初体验,是一条从未想象过要走的恶劣道路。通过“今方始”和“平生梦未尝”的对比,传递出一种探险与挑战自我的情感。
最后,“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浆”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跋涉时的身体感受。虽然寒风刺骨,但由于剧烈的体力劳动,却能汗流浃背,这种冷热交加的情境凸显出旅途中的艰辛与对自然力的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未知自然的探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