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令更三邑,兹行向海邦
出处:《题刘纲知县梅花》
明 · 杨士奇
作令更三邑,兹行向海邦。
民风尚文学,士俗亦惇庞。
须得穷櫩好,还令蠹吏降。
梅花玉雪意,常若对寒窗。
民风尚文学,士俗亦惇庞。
须得穷櫩好,还令蠹吏降。
梅花玉雪意,常若对寒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刘纲知县梅花》。诗中描绘了知县刘纲治理地方的情景,以及其推行文学教化、改善民风的举措。通过“作令更三邑,兹行向海邦”两句,展现了刘纲在不同地区为官的经历和他向海边地区进发的决心。
接着,“民风尚文学,士俗亦惇庞”两句赞扬了当地民众崇尚文学、士人风气淳厚的社会风貌。诗人表达了对刘纲能够引领并提升这一地区文化氛围的期待与赞赏。
“须得穷櫩好,还令蠹吏降”则暗示了刘纲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使地方官员(蠹吏)受到感化,也预示着治理效果的显著。这里的“穷櫩”可能指的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而“蠹吏”则指那些贪腐的官吏。
最后,“梅花玉雪意,常若对寒窗”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比喻刘纲的品格如同梅花一般纯洁坚韧,即使面对严寒(困难或挑战),也能保持高雅的风骨。同时,梅花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递,如同照亮寒窗的知识之光,寓意刘纲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力量,为地方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纲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他作为官员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地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教育在社会治理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