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亦有困穷,子独最艰苦
出处:《念往 其四》
宋 · 王炎
有姑共饘粥,有子自抱乳。
人亦有困穷,子独最艰苦。
晚岁未即安,此身先逝矣。
逝者不可作,在者谁与处。
欲以理夺情,怅然还念起。
人亦有困穷,子独最艰苦。
晚岁未即安,此身先逝矣。
逝者不可作,在者谁与处。
欲以理夺情,怅然还念起。
注释
有姑:家中年迈的母亲。共饘粥:共同喂食粥。
有子:有孩子。
自抱乳:自己抱着孩子哺乳。
困穷:生活的困苦。
独:独自。
最艰苦:最艰难。
晚岁:晚年。
即安:安稳。
先逝矣:已经去世。
逝者:去世的人。
在者:活着的人。
处:相处。
理夺情:理智战胜情感。
怅然:惆怅。
念起:想起。
翻译
家中有年迈的母亲需我喂粥,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哺乳。人们在生活中都有困苦之时,但孩子你却独自承受着最大的艰辛。
晚年还未安稳,你就已经离世而去。
逝去的人无法复生,活着的人将与谁共度时光。
试图用理智战胜情感,心中不禁悲痛万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庭生活的图景,但很快转向了对人生苦难和无常的沉思。开篇两句“有姑共饘粥,有子自抱乳”展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姑"可能是指年纪较大的女儿,她与家人一起享用粥食,而"子"则是自己抱着幼小的孩子,这些细节表现出家的和谐与温暖。
然而接下来的“人亦有困穷,子独最艰苦”一句,转而指出了人生中的不易和艰辛。诗人通过对比,将一般人的困难与自己儿子的遭遇相比较,强调了自己的孩子所面临的特别艰难。
紧接着,“晚岁未即安,此身先逝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末期无法得到安宁,反而提前结束的无奈和悲哀。"逝者不可作,在者谁与处"则是对逝去之事物无法挽回,以及活着的人们最终也只能独自面对现实的深沉感慨。
最后两句“欲以理夺情,怅然还念起”表明诗人试图用理智来克服内心的情感,但最终还是忍不住陷入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中。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以及对于过去美好记忆无法割舍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参半、无常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亲情和往日时光难以忘怀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