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出处:《邸舍立秋》
明 · 沈守正
候虫惊节换,不及客心明。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
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立秋时节的复杂心情。首句“候虫惊节换”,以秋虫的鸣叫暗示季节更替,引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接着“不及客心明”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的自然变化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残暑犹昨日,夕凉枕簟生”两句,通过对比夏日余热与夜晚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适应。这种情感的细腻转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
“两年违故国,终日对高□”中的“高□”可能是指高墙或高楼,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故乡的隔阂,以及长期离家所引发的孤独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回归的渴望。
最后一句“转恨南飞雁,劳劳逐队征”以南飞的大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大雁成群结队地南飞,象征着一种集体的迁徙行为,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自由和回归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