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及草木,忠信孚豚鱼
出处:《晋阳示诸牧令》
清 · 伯麟
善理乱丝者,徐徐结自舒。
善治剧邑者,优优政自敷。
稂莠害民稼,荆棘牵人裾。
河阳花不发,郑白渠已枯。
虽有下邳令,兕虎犹难除。
人心不古若,拊膺惟长吁。
寄语诸君子,勿谓编氓愚。
讼庭地无隙,先宜防吏胥,农田岁虽稔,尤贵筹积储。
听讼息雀角,待哺思鸡雏。
仁爱及草木,忠信孚豚鱼。
荀庭羡集凤,乔舄来飞凫。
诸君能如此,庶不负简书。
善治剧邑者,优优政自敷。
稂莠害民稼,荆棘牵人裾。
河阳花不发,郑白渠已枯。
虽有下邳令,兕虎犹难除。
人心不古若,拊膺惟长吁。
寄语诸君子,勿谓编氓愚。
讼庭地无隙,先宜防吏胥,农田岁虽稔,尤贵筹积储。
听讼息雀角,待哺思鸡雏。
仁爱及草木,忠信孚豚鱼。
荀庭羡集凤,乔舄来飞凫。
诸君能如此,庶不负简书。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伯麟的《晋阳示诸牧令(其三)》以丝线和政务为喻,阐述了治理之道。诗中提到,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人,会逐步理清并解决问题,如同梳理乱丝般从容。对于繁重的政务,应以宽和的态度推行,让政策自然生根。诗中还警示,要警惕莠草和荆棘对百姓生活的困扰,以及资源枯竭的问题。
诗人借用河阳花不开、郑白渠干涸的景象,暗示地方治理的困难,即使有能人如下邳令,也难以清除顽疾。他批评人心不古,感叹世风日下,呼吁官员们不要轻视民间疾苦,强调法庭公正、农田储备的重要性,并倡导仁爱与诚信,期待官员们能像荀庭吸引凤凰、乔舄接纳野鸭一样,真正造福百姓。
最后,诗人寄语各位官员,希望他们能够不负朝廷的期望,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公正清明,体恤民生,体现了对地方治理的深沉忧虑和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