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出处:《又和雪》
宋 · 司马光
四檐冰管未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
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
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令威。
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四檐:屋檐。冰管:冰凌。
晞:融化。
阴风:寒冷的风。
雪又飞:下雪。
客卧:客居。
牛衣:粗布衣。
忧死别:忧虑生死离别。
人留玉塞:人们留在边塞。
生归:归来。
公车:指代朝廷征召。
怜东郭:同情东郭先生。
辽海:辽阔的海域。
令威:昔日的威严。
当年:过去。
映书:读书的日子。
物华:事物。
鬓毛非:鬓发不再如昔。
翻译
屋檐上的冰凌还未完全融化,一夜阴冷的风吹来,又飘起了雪花。我客居他乡,穿着粗布衣裳,忧虑生死离别,人们留在边塞,期盼着亲人归来。
年末时分,想起东郭先生的遭遇,不禁感慨万分,辽阔的海域深处,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我怀念过去的日子,那时的事物依旧,只是我的鬓发已经不再如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的冬季,面对着未完全融化的冰柱,以及突如其来的阴风雪景象。诗中表达了一种客居他乡、思念家人的情感。"四檐冰管未全晞"写出了屋檐下的积水尚未完全融化,仍保持着冰棒状的场景;"一夕阴风雪又飞"则是夜晚突来的阴风与雪花纷飞的情形。
"客卧牛衣忧死别"中的"牛衣"指的是用牛皮制成的粗糙衣服,常用来比喻寒冷和贫困。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人留玉塞望生归"则是说人们在玉门关(古代边关名)留守,期待着能够活着回到家乡。
接下来的"公车岁晚怜东郭"中,"公车"指的是官方的马车,而"怜"有怜悯之意。诗人表达了对年迈官员在暮冬季节仍需巡行于边塞的同情心情。"辽海云深失令威"则是说辽河之滨,云雾缭绕,不见往日强盛的军威。
最后两句"颇忆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书卷时的感慨。诗中通过"物华如旧"(外界景象依旧)与"鬓毛非"(头发已白)的对比,强烈地表达出了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主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司马光先生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更通过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个人情怀和时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