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久远须忧虑,无怠无荒即乐天
清 · 玄烨
太平久远须忧虑,无怠无荒即乐天。
教化原从风俗起,观瞻祇系庙堂坚。
精心可畏先贤语,守法勿更大义全。
问道愚民何为愿,官清省事便丰年。
教化原从风俗起,观瞻祇系庙堂坚。
精心可畏先贤语,守法勿更大义全。
问道愚民何为愿,官清省事便丰年。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康熙帝(玄烨)所作,名为《翰林魏学诚该直命大学士陈廷敬出题考得四方无事太平年朕喜其句而偶成四韵》。诗中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忧虑与期盼,强调了教化与风俗的重要性,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坚守。同时,也体现了对官员清廉勤政的期望,认为这能带来丰年的景象。
首联“太平久远须忧虑,无怠无荒即乐天”点明了虽然国家长期安定,但作为君主仍需时刻警惕,避免懈怠和荒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和平与快乐。
颔联“教化原从风俗起,观瞻祇系庙堂坚”阐述了教化与风俗的紧密联系,认为良好的教化源自于社会的风气,而庙堂(政府)的稳固则能引导并维持这种风气。
颈联“精心可畏先贤语,守法勿更大义全”提醒人们要敬畏前人的智慧与教导,遵守法律的同时也要坚守更高的道德原则。
尾联“问道愚民何为愿,官清省事便丰年”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认为官员的清廉与勤政能减少人民的负担,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与丰收。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康熙帝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