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有蔡宗盟府,能以力耕侍其母
出处:《送蔡孝廉回侍母》
元末明初 · 张昱
暨阳有蔡宗盟府,能以力耕侍其母。
怀橘之名早已传,分椹之心壮如故。
我尝使驿至其家,有花有柳当门户。
虽非郭泰可榆柳,且有茅容具鸡黍。
暨阳之邑邻上虞,大舜遗风尚千古。
蔡乎,蔡乎,清川既东不再西,白日过时不再午。
扬雄爱日著新训,甘旨温凊不厌斁。
人皆有母我独无,西望同安心更苦。
汝归何以献高堂,遗汝瑶华慰迟暮。
怀橘之名早已传,分椹之心壮如故。
我尝使驿至其家,有花有柳当门户。
虽非郭泰可榆柳,且有茅容具鸡黍。
暨阳之邑邻上虞,大舜遗风尚千古。
蔡乎,蔡乎,清川既东不再西,白日过时不再午。
扬雄爱日著新训,甘旨温凊不厌斁。
人皆有母我独无,西望同安心更苦。
汝归何以献高堂,遗汝瑶华慰迟暮。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为送别蔡孝廉回归家乡侍奉母亲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蔡氏家族的美德和田园风光,赞扬了蔡孝廉孝顺母亲、力行耕读的品质。"怀橘之名早已传",典故出自《后汉书·蔡邕传》,蔡邕的母亲曾让他带着橘子去远方求学,以示不忘母恩。"分椹之心壮如故",表达了蔡孝廉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始终如一。
诗人提到自己曾造访蔡家,看到门庭的花柳,暗示出蔡家的朴实与温馨。他虽然称赞蔡孝廉不像郭泰那样显赫,但有茅容般的朴素待客之道。暨阳之地,邻近上虞,传承着大舜的淳朴风尚。诗人借此表达对蔡孝廉的期许,希望他能保持这份孝道,如同白日东升,永不西沉。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没有母亲可侍奉,只能寄语蔡孝廉,希望他能带着美好的祝愿——"瑶华"(美玉般的礼物)回家,为母亲的晚年带来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深意,展现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亲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