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将调痴鬼,亦复争华新
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
惊飞贺厦燕,走散入幕宾。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
回视人间世,了无一事真。
洒扫古玉局,香火通帝闉。
我室思无邪,我堂德有邻。
所至为乡里,事贤友其仁。
之子富经术,蔚如井大春。
蜿蟺楚南极,淑气生此民。
唱高和自寡,非我谁当亲。
譬彼嶰谷竹,剪裁待伶伦。
俗学吁可鄙,纸缯配刍银。
聊将调痴鬼,亦复争华新。
愿子事笃实,浮言扫谵谆。
穷通付造物,得丧理本均。
期子如太仓,会当发陈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诗中蕴含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胜人。”这里借用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接着,“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则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说明了财富和贫穷并非个人所能控制。
“惊飞贺厦燕,走散入幕宾。”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使得一群人四散奔逃,最终进入帐幕中寻求庇护。这里传达了生活的无常和战争带来的破坏。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诗人在山中饮酒至醉,梦到与古代美女南柯结成连理,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表达了对于荣辱得失和人生的悲喜交加感到困惑,不知其究竟。这里反映出苏轼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会。
“回视人间世,了无一事真。”诗人在回顾人间世事时,感慨万千,却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是真正永恒不变的。这句话充满了对世事的宿命观和悲观色彩。
以下几句“洒扫古玉局,香火通帝闉。我室思无邪,我堂德有邻。”则描写了一种宁静而纯粹的心灵状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诗人在自己的书房内外保持着一种清净和谐的氛围。
“所至为乡里,事贤友其仁。”表达了无论到哪里,都能将那里视作家乡,并且在处理朋友关系时,秉持诚信之心。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重视。
“之子富经术,蔚如井大春。蜿蟺楚南极,淑气生此民。”这里赞颂了一位学问渊博、德行高尚的人物,以及他所处的地方充满了温暖和善良的气息。
接下来的“唱高和自寡,非我谁当亲。譬彼嶰谷竹,剪裁待伶伦。”则是在表达一种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在寻找与之志同道合的人,以便共同享受这种艺术带来的美好。
“俗学吁可鄙,纸缯配刍银。聊将调痴鬼,亦复争华新。”这里批判了一些浮浅的学问,并通过对比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价值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那些只追求外在华丽装饰而非内涵深度的学术态度的不满。
“愿子事笃实,浮言扫谵谆。”是诗人对后人的嘱咐,要做到诚信、踏实,不要被虚伪的言辞所迷惑。
最后,“穷通付造物,得丧理本均。期子如太仓,会当发陈陈。”则是在表达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无论是贫穷还是成功,都应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强求。同时,也在期待后人能像管理粮仓一样妥善处理事务,最终使一切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展现。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同时又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