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苞初擘露华红,掌上寒光映月空
出处:《广州荔支词》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锦苞初擘露华红,掌上寒光映月空。
玉女之浆不忍咽,当年太华事相同。
玉女之浆不忍咽,当年太华事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荔枝的诱人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荔枝的色泽、质感以及与古代传说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首句“锦苞初擘露华红”,以“锦苞”形容荔枝的外皮,犹如精美的织锦,初开时便透出鲜红的光泽,如同露珠般晶莹,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娇艳欲滴。接着,“掌上寒光映月空”一句,将荔枝置于人的手掌之上,通过“寒光”二字,不仅强调了荔枝的光泽,还暗示了一种清凉、高洁之感,仿佛在月光下更显其独特魅力。这种将荔枝与月光结合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赋予了荔枝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玉女之浆不忍咽”一句,运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玉女浆”来比喻荔枝的甘甜,表达了对荔枝美味的赞叹之情。这里不仅赞美了荔枝的口感,更是通过“不忍咽”这一细节,展现了品尝者对这美味的深深喜爱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荔枝与古代神话故事的某种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当年太华事相同”,将眼前的荔枝与古代传说中的“太华”(可能指华山或与华山相关的神话)相联系,暗示了荔枝不仅在外观、口感上令人惊艳,在文化意义上也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某种共鸣。这种跨时空的联想,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激发了读者对于荔枝背后文化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和历史传说,使读者在欣赏荔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