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全文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

注释

书窗:书斋的窗户。
轻煤:轻盈的煤灰。
佛帐:佛像前的帷帐。
馀馥:残留的香气。
辛勤:勤劳刻苦。
千夜:无数个夜晚。
一寸玉:极珍贵的时间。
痴人:愚痴之人。
老死:衰老死亡。
腐朽:朽烂。
草木:植物。
东山松:东山的松树。
涅尽:烧尽。
南山竹:南山的竹子。
墨坚:墨水坚硬。
人苦脆:人生短暂。
苦脆:脆弱。
虫鱼:学问研究。
三千牍:三千卷书。

翻译

在书窗边捡起轻盈的煤灰,佛帐中清扫残留的香气。
辛勤努力度过无数个夜晚,只为收获这一寸珍贵的时光。
愚痴的人害怕衰老和死亡,如同腐朽的木头与草木无异。
想要将东山的松树也烧尽,连南山的竹子也不放过。
墨水虽硬,人的生命却脆弱,不必为此感叹不够长久。
暂且专注于学问研究,不要急于写下三千卷的著作。

鉴赏

这首小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于笔墨的珍视以及对生命和艺术创造的态度。诗中“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馀馥”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书房内细心地收集烟煤、清理佛前的尘埃,这些都是制作精美笔墨所必需的材料,表现了诗人的勤勉与对艺术的执着。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表达了诗人付出极大努力去寻求和创造完美艺术品的决心。这里的“一寸玉”可能是指用这些材料精制而成的笔墨,它如同珍贵的一寸玉石。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物质毁坏的忧虑和对抗,这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两句中,通过东山松与南山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用坚韧不拔的笔墨去描绘出如松竹般坚强和永恒的事物,这也映射出诗人对艺术作品长存的愿望。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一句则是说尽管目前手中的墨质地好,但对于追求完美的苏轼来说,还觉得不够理想,因为他知道人的生命脆弱,不足以完成所有的艺术追求。

最后两句“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应当关注身边的小事(如养殖虫鱼),不要过于追求那些高远而遥不可及的目标(即那三千卷书)。

这首小诗通过对笔墨材料的珍视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苏轼对于生命、艺术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