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出处:《独酌偶作》
宋 · 梅尧臣
东路归梁懒,黄流下汴深。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
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路:向东的路。归:返回。
梁:地名,可能指梁州。
懒:懒散。
黄流:黄色的河水,此处指汴河。
汴:地名,汴京。
深:深邃。
眼穿:目光穿透。
南去:向南。
翼:翅膀,这里比喻南去的目光。
耳冷:心冷,感到冷漠。
北来:从北方传来。
音:消息,信息。
风雨:风雨天气。
昏斜日:黄昏时分的太阳。
乾坤:天地。
入醉吟:沉浸在醉酒的诗作中。
不忧:不忧虑。
贫且老:贫穷和衰老。
自有:自己拥有。
伯鸾:古代贤士伯鸾,以清贫自守著称。
心:内心,心境。
翻译
向东归途疲惫懒散,黄河流向汴水深沉。目光穿透南方的天际,北来的消息使我心冷。
风雨交加,夕阳昏暗,天地间尽是我醉酒的诗篇。
我不忧虑贫穷和衰老,因为我有像伯鸾一样的高尚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独酌偶作》,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孤寂心境和对贫困老年的淡然态度。首句"东路归梁懒"表达了诗人归家之路的疲惫与懒散,可能暗示着旅途的艰辛。"黄流下汴深"则描绘了汴水滔滔,江流之深,寓言人生的艰难与岁月的流逝。
"眼穿南去翼"以鸟儿南飞比喻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但视线却无法穿透远方,暗含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耳冷北来音"则写出诗人对外界冷漠的态度,不愿倾听外界纷扰,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风雨昏斜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生活中的困顿和迷茫。"乾坤入醉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沉醉于诗歌创作之中,以此逃避现实的苦闷。
最后两句"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诗人以东汉隐士伯鸾自比,表明他并不为贫穷和年老所困扰,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追求,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时的坚韧与淡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