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昔波荡,王子生不辰
出处:《元应善利真人祠 其一》
宋 · 唐仲友
周道昔波荡,王子生不辰。
忠言谏壅川,亲意不我亲。
天壤不可支,厌此浊世尘。
乐师尔何知,吾将去上宾。
忠言谏壅川,亲意不我亲。
天壤不可支,厌此浊世尘。
乐师尔何知,吾将去上宾。
注释
周道:古代大道。昔:从前。
波荡:动荡不安。
王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不辰:不幸的时刻。
忠言:真诚的劝告。
谏:规劝。
壅川:堵塞河流。
亲意:父母的关爱。
不我亲:不再亲近我。
天壤:天地之间。
不可支:无法承受。
厌:厌恶。
浊世:污浊的世界。
乐师:古代宫廷中的音乐家。
尔:你。
何知:怎能理解。
去上宾:离开人世,成为死者。
翻译
昔日的道路曾波涛汹涌,王子出生时命运不佳。忠诚的话语被阻塞如河流,父母的心不再亲近我。
天地难以承受,我厌恶这污浊尘世。
音乐师你怎能理解,我即将离去,成为宾客中的亡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仲友所作的《元应善利真人祠(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周道昔波荡”暗喻世道沧桑,接下来的“王子生不辰”暗示了主人公生不逢时的不幸。诗人以“忠言谏壅川”比喻自己的忠诚进谏被阻,而“亲意不我亲”则揭示了亲人未能理解或支持自己。诗人感到天地苍茫,难以承受世俗的污浊,因此发出“天壤不可支,厌此浊世尘”的感叹。最后两句“乐师尔何知,吾将去上宾”表达了诗人对无知者的无奈和决定超脱尘世的决心,流露出一种出世的决绝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际遇与时代背景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人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