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相见笑相问,一夜月明三载情
出处:《将至安仁秦择之来迓》
明 · 邵宝
沧浪水清濯我缨,隔江如听棹歌声。
故人相见笑相问,一夜月明三载情。
故人相见笑相问,一夜月明三载情。
鉴赏
此诗《将至安仁秦择之来迓》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安仁时,好友秦择之前来迎接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首句“沧浪水清濯我缨”,以“沧浪”这一富有诗意的地名开篇,借用水清濯缨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水清则见底,缨(古代官吏的帽带)得以洗净,暗喻诗人通过清流洗涤心灵,准备迎接新的旅程或友谊。
次句“隔江如听棹歌声”,转而描写诗人行舟过江时的感受。江对岸传来阵阵棹歌之声,仿佛是远方友人的呼唤,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期待的氛围。这里的“棹歌”不仅指划船时的歌唱,更寓意着友人对诗人的欢迎与期盼。
接着,“故人相见笑相问”,当诗人与秦择之相遇时,彼此间展露出会心的笑容,相互询问,这份久别重逢的喜悦与亲切感跃然纸上。诗句中的“笑相问”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与了解。
最后,“一夜月明三载情”,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感慨于这三年间累积的深厚情感。月夜的静谧与明亮,成为情感交流的背景,强调了友情的长久与珍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时光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以及时间赋予情感的深度与价值。邵宝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友情的力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