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出处:《幽闺怨》
宋 · 曹勋
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
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年年塞雁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
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年年塞雁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从良人:出嫁。待旦:天刚亮。
远戍:远赴边疆戍守。
燕山北:北方的燕山地区。
春归:春天来临。
秋草碧:秋天的草地一片碧绿。
塞雁:北方的雁鸟。
深院:深深的庭院。
空绿苔:空荡无人,只有绿色的苔藓生长。
翻译
我十五岁那年随丈夫出嫁,丈夫天不亮就赶去参军。直到如今他在遥远的燕山北征战,我只能看到春去秋来,满目青草。
每年候鸟南来北往,深院中空荡无人,只有青苔见证岁月。
鉴赏
这首诗名为《幽闺怨》,是宋代词人曹勋所作。诗中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的丈夫远赴边疆从军,自己独守闺房的孤寂生活。女子自述十五岁出嫁,丈夫整日忙碌,天不亮就离家征战,她只能在每年春秋交替时,遥望燕山北的边塞,感叹春去秋来,只有青草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初嫁时的情景,丈夫早出晚归,而她青春年少,却已开始承受离别的苦楚。"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表达了对丈夫长久未归的思念,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无奈,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
"年年塞雁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通过年复一年的塞雁南飞北归,反衬出闺中人的孤独,深院寂静,唯有绿苔见证着她的寂寞。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妇女在战争背景下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