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眠云听涧瀑,呼儿踏月扫苔矶
出处:《次韵何寺簿闲咏》
宋末元初 · 于石
居喜山深人不知,凝岚空翠淡含辉。
隔林樵语惊猿去,倚石松枝碍鹤飞。
留客眠云听涧瀑,呼儿踏月扫苔矶。
冥心静坐勿轻出,门外藤萝露湿衣。
隔林樵语惊猿去,倚石松枝碍鹤飞。
留客眠云听涧瀑,呼儿踏月扫苔矶。
冥心静坐勿轻出,门外藤萝露湿衣。
注释
居:居住。喜:喜欢。
山深:深山。
人不知:无人知晓。
凝岚:凝聚的山岚。
空翠:空中的翠绿。
淡含辉:淡淡地蕴含光泽。
隔林:隔着树林。
樵语:樵夫的交谈。
惊猿去:惊动了山猿。
倚石:倚靠在石头上。
松枝:松树枝。
碍鹤飞:妨碍了鹤的飞翔。
留客:留住客人。
眠云:在云雾中入睡。
听涧瀑:倾听山涧瀑布。
踏月:踏着月光。
扫苔矶:清扫青苔岩石。
冥心:静心。
勿轻出:不要轻易外出。
门外:门外。
藤萝:藤蔓和落叶。
露湿衣:露水打湿衣物。
翻译
居住在深山之中无人知晓,淡淡的山岚空翠中蕴含着光泽。隔着树林的樵夫说话声惊飞了山猿,倚靠在石头上的松枝妨碍了鹤的飞翔。
邀请客人在云雾间入睡,倾听山涧瀑布声,唤孩子踏着月光清扫长满青苔的岩石。
静心打坐切勿轻易外出,门外藤萝叶上露水打湿了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体验。
"居喜山深人不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隔绝、归隐山林的喜悦,这里的人不知道他的存在,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下来的"凝岚空翠淡含辉"则是对山中景色的一种描绘,形容山中的云雾和树木都是那么的清新脱俗,带有一种淡淡的光芒,给人以神秘之感。
"隔林樵语惊猿去"一句通过樵夫的斧声惊起了林中的猿猴,使得山林间充满了一种生动的气息。紧接着的"倚石松枝碍鹤飞"则是说诗人倚靠在岩石旁,观赏着松树的枝条下,连鹤都难以穿梭自如,这里不仅展示了山中景物的雄伟,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叹。
"留客眠云听涧瀑"一句则是请客人在云雾缥缈间安然入睡,聆听着远处涧流和瀑布的声音,这里既有静谧的氛围,也有动听的美感。接着"呼儿踏月扫苔矶"则是诗人在月光下与孩子一同玩耍,将地上的苔藓清理干净,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平和生活。
最后两句"冥心静坐勿轻出,门外藤萝露湿衣"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静坐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不愿意轻易地打破这份宁静。门外的藤萝因露水而湿润,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云雾、松枝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