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全文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出处:《呈和仲
宋 · 方岳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披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径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
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
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
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
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

拼音版原文

dōnghuáchīshānshuǐ

tóngshíbèiliúbànxiāohànjìngshàngyíntáifèngwěi

céngzòushízǎiqīngshānbǎiliáo

xiānggōngzhīshēngjìngshènjiétóufàngshāoěr

zhíguānfēikuángàiguān

quánjiàoshòukuòzhōuguǎnlǐngfēngyúnèrsān

kǒngtángzhúqiūhuāngxiánsònglángrándùnyíngěr

shēnchǔchǔyǒuxiāngduìqīngdēngfēn

liùáoyúnhǎimiǎobǎosēnluófēngměi

rényánqiànhuīhànshǒutǎngchūnjiāngjièxíng

hánzhānduìdànqīngmèngláocéngdào

tánjīngguīláijīnjīnshǒucuìfǒuxiāngqīngyín

báiqīnméihuāzhōngyǒubiānchūn

翻译

何必不踏上东华的土地,何必不品尝吴山的水。
同辈中人大多如星辰璀璨,直接步入银台展翅飞翔。
何时曾在礼部荣登榜首,十年青衫生涯在百官底层。
相公的外甥行事迅速,低头谦逊,怎能如此。
难道不是因为直率,才不畏惧虎关的疯狂?为何不爱官位,多次遭受诋毁。
他在吏部和教授任上,领导着古括州的风云人物。
孔堂里秋雨中的丝竹声显得荒凉,但琅琅书声忽然充盈耳边。
身着深衣的他充满古风,深夜对灯交谈。
大海中的六鳌何处可见,宝字排列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
人们说他缺少挥毫泼墨的手法,若能赶上春天江边,或许会改变心意。
面对寒毡,我对客人淡泊无求,清梦无需再到此地。
谈论经书归来满心欢喜,洗净双手,香气四溢的翠缶盛满银液。
如何让白发亲人为我欢颜,梅花之中藏着无尽的春意。

注释

何须:何必。
东华土:东华之地。
吴山水:吴地的山水。
霄汉:天空。
银台:朝廷的银台。
礼部奏第一:在礼部考试中名列前茅。
青衫:古代官员的低级官服。
相公之甥:某位相公的外甥。
径甚捷:行动迅速。
头放稍低:低头谦逊。
虎关:险要之地。
狂:鲁莽。
吏铨:吏部选拔官员。
古括州:某个地方。
孔堂:学堂。
弦诵琅然:读书声朗朗。
深衣:古代儒生的服装。
青灯:油灯。
六鳌:神话中的海中大龟。
宝字:珍贵的文字。
挥翰手:书法高手。
行李:行装。
寒毡:简陋的床席。
清梦:清寂的梦境。
翠缶:绿色的瓦罐。
香倾银:香气四溢。
白发亲:年迈的亲人。
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方岳所作,名为《呈和仲》。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开篇“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享受,这里的“东华土”与“吴山水”都是指代名胜之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着,“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披凤尾。”中,"同时辈流"可能是指同一时期的人物或事物,而“半霄汉”则是一种高洁的象征,"径上银台披凤尾"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趣。

在“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中,“礼部”指的是科举考试的主管部门,诗人自述曾经考取第一,穿着官服多年,这里流露出一丝对往昔荣耀生活的怀念。

“相公之甥径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则是表达了一种对亲友或晚辈的关心和提携,希望他们能够迅速成长,不必太过谦逊。

紧接着,“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中,“虎关”往往象征着困难与挑战,而“胡不爱官”则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和自我反省。

在“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这里,“吏铨”可能是指地方官员的职位,“古括州”则是一种历史的回顾,而“管领风云”则展现了诗人对掌控自然力量的渴望。

随后,“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描述了一幅古代学堂中秋雨绵绵、琴瑟和鸣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文化教育的宁静与美好。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与友人面对清幽的灯光,交谈着古今中外的大义,这里的“深衣”和“青灯”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文化氛围的晚景。

接下来的“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六鳌云海”构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而“宝字森罗”则可能指代某种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

在“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历史上的伟人,表达了一种自我超越的愿望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紧接着,“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则是表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不为物欲所扰,心中有着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描绘了一幅学者研讨经书后,内心充满喜悦之情,同时也关注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如清洁的水和芬芳的酒。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则是诗人在晚年时,对子女或晚辈的慈爱,以及对梅花这一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的欣赏。这里,“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而“无边春”则是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永恒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中那份宁静与超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到北宋时期文人的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如何在自然与文化之间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