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全文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出处:《戏赠无本 其一
唐 · 孟郊
长安秋声乾,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注释

长安:唐朝都城,这里指代京城。
乾:深沉,形容秋天的肃穆。
木叶:秋天的树叶。
号悲:哀鸣,悲凉的声音。
瘦僧:形容僧人清瘦。
峭病:严峻的疾病。
东野:指唐代诗人东野圭吾(虚构,实为杜甫)。
退之:指唐代诗人韩愈。
踉跄:走路不稳。
鹤阿师:比喻仙风道骨的人。
李杜: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
狂痴:形容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翻译

长安秋意深沉,落叶哀鸣声声悲切。
瘦削的僧人躺在冰凌上,吟诵中带着金色的伤痕。
那些伤痕并非战场留痕,而是他严峻的疾病所致。
他的诗才如同东野圭吾般挺拔,又如韩愈诗潮汹涌澎湃。
他步履不稳时,常令旁人惊讶,误以为是仙鹤的老师。
可惜李白、杜甫已逝,未能见证这位诗人的狂放与痴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长安的萧瑟图景,开篇即以“乾”字形容秋声之清肃,木叶悲鸣,营造出一派凄凉气氛。接着,诗人笔触转至瘦弱僧侣卧于冰凌之上,其嘲咏中带有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且其“含金痍”非是战争留下的伤痕,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创痛,这种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的“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等句,则表明诗人对诗艺的执着与追求,即使在疾病中也不忘诗意,甚至诗思如涌水般汹涌澎湃。"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一句,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精神状态依然顽强。

最后两句“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中,“李杜”指的是唐代的两位诗坛巨匠,李白与杜甫。诗人表达了对两人已故去的遗憾,以及自己所处时代无法与他们共享这般狂狷之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深秋的萧瑟、僧侣的嘲咏、诗人的疾病和执着,以及对历史时空中诗人交流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孟郊的深沉情怀与独特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