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北山叹,听者心伤悲
出处:《申思三首》
明 · 顾璘
白日匿西景,扶桑复东辉。
岐路南以北,往来更践之。
人生百年内,赋命良不齐。
凤凰翔九霄,闻韶下来仪。
朝食丹山粟,夕饮天汉涯。
驽骀服鞭策,曲阪驱且驰。
驱驰岂遑恤,所嗟意乖违。
一为北山叹,听者心伤悲。
苍天高无极,悠悠当诉谁。
岐路南以北,往来更践之。
人生百年内,赋命良不齐。
凤凰翔九霄,闻韶下来仪。
朝食丹山粟,夕饮天汉涯。
驽骀服鞭策,曲阪驱且驰。
驱驰岂遑恤,所嗟意乖违。
一为北山叹,听者心伤悲。
苍天高无极,悠悠当诉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象,以及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不公。"白日匿西景,扶桑复东辉",形象地展现了太阳从西方隐没又在东方升起的过程。接下来,诗人通过"岐路南以北,往来更践之",暗示人生的道路充满了选择和反复。
"人生百年内,赋命良不齐",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差异的感慨。诗人以凤凰飞升九霄、享用仙食的神话寓言,与现实中的"驽骀服鞭策,曲阪驱且驰"形成对比,意指有些人虽身处困境,但仍努力前行。
"驱驰岂遑恤,所嗟意乖违",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掌控命运、内心愿望与现实相悖的无奈。最后两句"一为北山叹,听者心伤悲",直接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悲伤的感叹,以及对能倾诉的对象的渴望:"苍天高无极,悠悠当诉谁"。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直抒胸臆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命运无常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