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全文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

推敲乍可恕诗客,攘臂岂容遭怒螗。
三尺何时尸鼠辈,九霄一日失鹓行。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
共喜日边归去近,双溪椎鼓下舟航。

注释

推敲:指诗人过分斟酌字句。
乍可恕:勉强可以原谅。
攘臂:粗鲁地伸出手臂,比喻激烈的态度。
怒螗:愤怒的指责。
尸鼠辈:比喻品行卑劣的小人。
鹓行:比喻君子的行列,高贵的行为。
尚书履:尚书的意见,指朝廷官员的建议。
相国装:宰相的出行准备。
日边:代指朝廷。
椎鼓:击鼓,表示庆祝或催促。
舟航:船只,代指出行。

翻译

过分推敲或许可以原谅诗人们,但不容手臂粗鲁地遭受愤怒的指责。
什么时候才能让那些卑鄙小人不再占据高位,恢复君子的清流风气。
期待君王能倾听尚书的意见,使者催促宰相赶紧准备出行的行装。
大家都高兴看到你即将回归朝廷,双溪边的鼓声催促着你乘船启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其一)》。诗中,诗人以韩子师的遭遇为背景,表达了对小人无礼行为的不满和对韩子师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推敲乍可恕诗客"一句,批评那些对诗人的微词挑剔,认为在诗文中稍有斟酌是可以理解的;"攘臂岂容遭怒螗"则强调不应因小人愤怒而轻易屈服,暗示韩子师的遭遇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三尺何时尸鼠辈,九霄一日失鹓行",这里将小人比喻为污秽不堪的鼠辈,而将韩子师比作高贵的鹓鸟,表达了对韩子师失去尊位的痛惜。"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国装",暗指朝廷中权臣对韩子师的排挤,连君王也被蒙蔽,使他不得不离开官场。

最后两句"共喜日边归去近,双溪椎鼓下舟航",表达了对韩子师即将远离是非之地,回归清净之地的欣慰,同时也描绘了他乘船离去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旧环境的告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友人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