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全文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注释

厌问津:厌倦了长途跋涉,不再询问道路。
芭蕉林里:宁静的自然环境,象征内心的平静。
邻田鸡黍:乡村邻里之间的热情款待。
风雨关河:形容旅途艰辛,风雨交加。
阿秦:古时对秦国的称呼。
鸿雁:象征书信或远方的思念。
脊令:鸟名,古人常用来寄托哀思。
角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表示隐逸或闲适生活。

翻译

厌倦了万水千山的奔波,独自在芭蕉林中审视自我。
邻居田野间,邀请熊共享鸡黍,风雨中奔向远方的秦国。
鸿雁在池边倒映着双影,想起原野上的三位故人。
每年庆祝寿辰都应满怀欢喜,白发黄花映衬着头戴角巾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万水千山厌问津”描绘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暗示了与友人分隔遥远,难以相见。接下来,“芭蕉林里自观身”则借芭蕉这一意象,寓言自己在孤独中审视内心。

“邻田鸡黍留熊也”写的是邻居的热情款待,但诗人的心却留在了远方的友人那里,即使有美食佳肴也无法替代。“风雨关河走阿秦”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即使风雨阻隔,思绪仍驰骋在千里之外的秦地。

“鸿雁池边照双影”以鸿雁为信使,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而“脊令原上忆三人”中的脊令鸟,又象征着对过去三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回忆。最后两句,“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每年的重阳节都应带着欢喜的心情,尽管自己已白发苍苍,但仍愿与友人共度佳节,共享菊花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