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
出处:《和李曼修孺职方谢梓守张靖子立龙图游春》
宋 · 冯山
潼川侈风俗,一春事嬉游。
太守与民乐,高会邀良俦。
年丰廷无讼,日夕为欢谋。
宾从相追随,景物多访求。
名园布芳郊,宝刹依重丘。
红旗肃冠盖,画鼓翻倡优。
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
最后司马至,为罗东山羞。
观棋缓带閒,试茗澄心幽。
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
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转头。
分司饱馀味,经世忘远忧。
来时蚕始眠,归看场中麰。
人生苟适性,不羡万户侯。
丈夫负壮气,安知饿填沟。
得志位卿相,失时归田畴。
纷纷素所轻,大半登瀛洲。
肯为五斗米,折腰趋道周。
区区事笔砚,顶踵称恩庥。
酒酣且勿去,为我新声讴。
太守与民乐,高会邀良俦。
年丰廷无讼,日夕为欢谋。
宾从相追随,景物多访求。
名园布芳郊,宝刹依重丘。
红旗肃冠盖,画鼓翻倡优。
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
最后司马至,为罗东山羞。
观棋缓带閒,试茗澄心幽。
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
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转头。
分司饱馀味,经世忘远忧。
来时蚕始眠,归看场中麰。
人生苟适性,不羡万户侯。
丈夫负壮气,安知饿填沟。
得志位卿相,失时归田畴。
纷纷素所轻,大半登瀛洲。
肯为五斗米,折腰趋道周。
区区事笔砚,顶踵称恩庥。
酒酣且勿去,为我新声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潼川地区春天里的一次盛大游春活动,展现了官民同乐的和谐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守邀请民众一同欢庆丰收,游园赏景,品茗观棋,畅饮谈笑的欢乐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相结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诗的开头描述了春季的游春风俗,接着详细描绘了太守与民众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包括在名园赏花、宝刹祈福、观赏表演等。通过“红旗肃冠盖,画鼓翻倡优”的描绘,展现了活动的热烈与庄重。随后,诗人通过“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表达了活动持续时间之长,以及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中特别提到“最后司马至,为罗东山羞”,暗示了活动的参与者众多,直到最后一位官员到来,才使得整个活动更加完整。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官员们在活动中放松心情,或观棋或品茗,享受着轻松愉快的时光。通过“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一句,展现了官员们在欢聚中的真挚情感交流。
最后,诗人以“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转头”总结了活动的欢乐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分司饱馀味,经世忘远忧”表达了官员们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诗的结尾部分,诗人以“来时蚕始眠,归看场中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寓意着生活的循环往复。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游春活动的热闹场景,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人民幸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