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不趋岐路径,文章祇好古罍尊
出处:《寿范洁斋 其一》
宋 · 吴泳
合下金相气质浑,更参诸老遍宗门。
箕山再得颜回婿,荣国还生孔子孙。
学问不趋岐路径,文章祇好古罍尊。
至今尚得诗书力,一气清明中夜存。
箕山再得颜回婿,荣国还生孔子孙。
学问不趋岐路径,文章祇好古罍尊。
至今尚得诗书力,一气清明中夜存。
注释
合下:融合。金相气质:金子般的品质和气质。
浑:浑然天成。
参:寻求。
诸老:各宗派中的前辈。
遍宗门:广泛地在各宗派。
箕山: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比喻贤人。
颜回婿:像颜回那样的贤婿。
荣国:象征荣耀的国家或家族。
孔子孙:孔子的后代。
学问:学术研究。
不趋:不走。
岐路径:歧路。
文章:学问和文学。
古罍尊:古人的学问和道德标准。
至今:直到现在。
诗书力:诗书的影响力量。
一气:整体的、连续的。
清明:清澈明亮。
中夜:深夜。
翻译
融合了金子般的品质和浑然天成的气质,广泛地在各宗派中寻求智慧如同箕山再次得到了颜回那样的贤婿,荣国又诞生了孔子的后裔
学术研究不走歧路,只崇尚古人的学问和道德标准
直到今天,诗书的力量仍然存在,清明之气在深夜依然留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在深山中的书房里,潜心研读古籍,追求学问和文学创作的境界。开篇“合下金相气质浑”及“更参诸老遍宗门”,表明诗人对古代圣贤之道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理解。“箕山再得颜回婿,荣国还生孔子孙”则是诗人对古代贤士颜回和儒家学说的推崇,箕山指的是颜回隐居的地方,而“孔子孙”则是比喻后世继承孔子的学问。以下两句,“学问不趋岐路径,文章祇好古罍尊”,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学术和文学的尊崇,以及不随波逐流、坚持个人的学术道路。
最后两句“至今尚得诗书力,一气清明中夜存”则是说即便到了深夜,诗人仍然能够从诗书中汲取力量,并保持一种清明和纯净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回忆与尊崇,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