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今居塞外,三伏却絺葛全文

我今居塞外,三伏却絺葛

出处:《哭澄侄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昔丧少子溎,万境变萧索。
一日未暂忘,廿载事犹昨。
今丧吾侄澄,老怀弥作恶。
溎也有两兄,澄惟两妹弱。
予季笃厚人,一子胡竟夺。
世难伤哉贫,资生极菲薄。
一饭未尝饱,黾勉仍赴学。
斗室聚族居,长夏赤日灼。
岂能免疾病,况复少珍药。
相攻剧刀箭,孰云贫可乐。
我今居塞外,三伏却絺葛
婴稚食兼簋,相较实裕绰。
所愧兄弟亲,不往共饥渴。
急难莫相恤,万里悲契阔。
子昔母深怜,宁忍罹此酷。
向来惟疾忧,谅不隔冥漠。
勿戚在天灵,保身防郁阏。
我素持金经,生心无住著。
虽云妄塞悲,聊复资解脱。
愿子此回向,一解生死缚。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哭澄侄》。诗中表达了对侄子去世的深切哀痛和对家庭贫困、生活艰辛的感慨。

首句“昔丧少子溎,万境变萧索”,以“萧索”二字描绘出失去孩子的悲凉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生机。接着“一日未暂忘,廿载事犹昨”表达出对逝去孩子的记忆之深,仿佛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今丧吾侄澄,老怀弥作恶”则直接点明了侄子的离世,让诗人的心更加痛苦。以下几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侄子生前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以及家庭的贫困状况。“一饭未尝饱,黾勉仍赴学”、“斗室聚族居,长夏赤日灼”、“岂能免疾病,况复少珍药”等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侄子生活的不易。

“相攻剧刀箭,孰云贫可乐”一句,表达了对侄子生活困境的同情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接下来,“我今居塞外,三伏却絺葛”、“婴稚食兼簋,相较实裕绰”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现在的处境与侄子生前的艰苦,进一步抒发了对侄子的怀念和对家庭贫困的感慨。

最后,“所愧兄弟亲,不往共饥渴。急难莫相恤,万里悲契阔”表达了对未能在侄子需要时给予帮助的自责,以及对远在他乡的亲人无法相互扶持的悲哀。“子昔母深怜,宁忍罹此酷”则表达了对侄子母亲深沉的爱和对侄子遭遇不幸的不忍。

“向来惟疾忧,谅不隔冥漠”是对侄子生前健康问题的担忧,而“勿戚在天灵,保身防郁阏”则是对侄子在天之灵的安慰,希望他能够安息,同时提醒自己要保持身心健康。

“我素持金经,生心无住著”表明了诗人信仰佛教,希望通过修行来化解悲痛。“虽云妄塞悲,聊复资解脱”表达了虽然悲痛难以排遣,但希望通过佛法寻求心灵的解脱。

“愿子此回向,一解生死缚”则是对侄子的祝愿,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得到解脱,不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侄子生前生活的描述和对家庭贫困的感慨,以及对侄子去世后的哀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