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一曲凤求凰,窗外时时腻粉香
出处:《司马相如》
明 · 孙绪
临风一曲凤求凰,窗外时时腻粉香。
风定月明人去后,孤囊今夕又藤床。
风定月明人去后,孤囊今夕又藤床。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绪所作,名为《司马相如(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临风一曲凤求凰”,开篇即以典故引入,引用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中的“凤求凰”之曲,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追求。风中传来的旋律,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蕴含着一丝无奈与失落。
“窗外时时腻粉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细腻的香气,可能是从远处飘来,也可能是某种植物自然散发的芬芳,它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感官体验,也象征着某种难以捉摸的情感或记忆,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
“风定月明人去后”,随着风的停息,月光洒满大地,一切喧嚣归于平静,人已离去,留下的是寂静与思考。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空旷,更暗含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孤囊今夕又藤床”,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孤囊,可能是指独自一人,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之物的失去。藤床,既是一种具体的物品,也是古人闲适生活的象征。整句话传达出主人公在孤独之夜,面对着曾经共度时光的物品,心中涌起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