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亦何心,却被颜色误
玉环倾国姿,胎祸乱中土。
明皇开元初,德政称仁主。
后来恣贪欢,白日送歌舞。
烟尘起渔阳,神京满?鼓。
幸赖肃宗贤,扶危复唐祚。
明皇亦何心,却被颜色误。
嗟哉去已远,遗恨流千古。
明皇开元初,德政称仁主。
后来恣贪欢,白日送歌舞。
烟尘起渔阳,神京满?鼓。
幸赖肃宗贤,扶危复唐祚。
明皇亦何心,却被颜色误。
嗟哉去已远,遗恨流千古。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以唐朝历史为背景,分别描绘了不同皇帝的作为和影响。
第一首诗以杨贵妃(玉环)和唐玄宗(明皇)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杨贵妃的美貌引发的“安史之乱”。诗中提到玄宗初期的仁政与后期的沉迷享乐形成对比,导致了国家的动荡。诗人感慨于玄宗被美色所惑,最终导致了长安城(神京)的沦陷。幸而有肃宗的贤明,才得以恢复唐朝的基业。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玄宗误国的深深遗憾,这种遗憾流传至今。
第二首诗则更为广泛地探讨了历史的更迭与伦理秩序。诗中批评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指出即使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也比不上唐尧、虞舜的仁德。诗人强调了父子关系、君臣秩序的重要性,认为即使古代圣贤的书籍被毁,也无法动摇基本的伦理原则。诗中还批评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秦朝二世的短命统治。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伦理价值的坚守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