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鸟啸烟濛濛,千年万年松柏风
出处:《广陵古冢石刻》
唐 · 不详
日为箭兮月为弓,四时躬人兮无穷。
但得天将明月死,不觉人随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鸟啸烟濛濛,千年万年松柏风。
但得天将明月死,不觉人随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鸟啸烟濛濛,千年万年松柏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太阳。箭:比喻时间飞逝。
月:月亮。
弓:比喻时间的载体。
四时:四季。
躬人:辛勤劳作的人们。
无穷:没有尽头。
天将明月死:在美好的夜晚去世,意指安然离世。
不觉:不经意间。
人随流水空:人生如流水般流逝,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山川秀:山河美丽。
碧穹窿:碧蓝的天空,形容景色清朗。
崇夫人墓:尊贵妇人的坟墓。
直其中:正位于这自然美景之中。
猿啼鸟啸: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描绘自然生态。
烟濛濛:烟雾弥漫的样子,增加神秘氛围。
千年万年松柏风:松树和柏树历经千年万年,象征永恒与坚韧。
翻译
太阳如同离弦之箭,月亮则是那张弓,四季更迭不息,人们终日辛勤劳作,无始无终。只愿能在明月之夜逝去,不知不觉间,人生随着流水般的时间而消逝。
山河壮丽,碧空如洗,崇高的夫人的陵墓就矗立在这美景之中。
猿猴啼叫,鸟儿鸣响,烟雾缭绕,松柏在千年的风中挺立,万古长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墓园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无穷和永恒特性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生命力的哀悼和对时间流逝的沉思。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如将日月比作箭和弓,强调时间的力量与速度。同时,也描绘出崇夫人墓所处的山川之美,以及猿啼鸟啸、松柏常青的生机勃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将崇夫人的陵墓置于一幅永恒不变的画卷中,表达了对于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消长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出古典诗词在抒情和写景方面的高超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