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桃花时颒面,筵前何处不春风
出处:《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清 · 纪昀
乌巾垫角短衫红,度曲谁如鳖相公。
赠与桃花时颒面,筵前何处不春风。
赠与桃花时颒面,筵前何处不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服饰、动作以及情感状态。首先,“乌巾垫角短衫红”描绘了人物的装束,乌巾是古代男子常见的头饰,垫角则可能指的是乌巾上的一种装饰,而“短衫红”则点明了衣着的颜色和样式,整体给人一种鲜明、活泼的印象。
接着,“度曲谁如鳖相公”中的“度曲”指演唱曲调,这里以“鳖相公”为比拟,可能是指某位擅长演唱或表演的能手,暗示了在场的表演者技艺高超,引人入胜。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表演者的独特魅力。
“赠与桃花时颒面”一句,桃花与颒面(洗脸)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颒面则表达了人们在享受春光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分享。
最后,“筵前何处不春风”将整个场景置于宴席之前,春风喻指温暖、和谐的气氛,这句话表达了无论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性美好的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描绘了特定场景下的生活细节,还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